周末路过商场冰场时,总能看到穿着亮色护具的新手们扶着围栏学步。去年冬天我也曾是其中一员,现在却能带着小侄女玩转全场。其实掌握这几个诀窍,零基础也能享受冰刀划过冰面的畅。
选对装备就是成功一半
在租借处看到冰鞋千万别急着穿,先观察鞋帮是否足够硬挺。试穿时系紧鞋带后,试着用脚跟跺地——能感觉到脚踝被稳稳托住才是合格。新手建议选择比日常鞋码小半码的冰鞋,这样不容易磨出水泡。
护具类型 | 推荐指数 | 注意事项 |
硅胶护膝 | ★★★★★ | 要选带防滑条的款式 |
泡沫护腕 | ★★★☆☆ | 注意魔术贴粘合度 |
硬壳护臀 | ★★★★☆ | 优先选分体式设计 |
记得穿厚棉袜!冰场出租的袜子太薄,我上次偷懒没换袜子,结果脚背被鞋带勒出红印三天没消。现在包里常备两双登山袜,比普通运动袜厚实又不打滑。
冰面站稳的秘诀
刚上冰面时别急着走,先做三个准备动作:
- 双手扶住围栏,膝盖微曲成「坐马桶」姿势
- 试着交替抬单脚,感受冰刀与冰面的接触
- 身体前倾,让重心落在脚掌前1/3处
有次看到个姑娘像跳芭蕾似的绷直双腿,结果刚松手就摔个四脚朝天。记住膝盖永远保持弹性,想象自己是弹簧人偶就对了。
滑起来的魔法步伐
教练教我的「企鹅步」超管用:
- 双脚外八字打开约45度
- 右脚向斜前方蹬出,重心移到左脚
- 收回右脚时轻点冰面,顺势换边
刚开始每个动作都要数拍子,练熟后就会形成肌肉记忆。有次在冰场遇见个东北大哥,他教的土法子更绝——「你就想着自己偷摸推超市购物车呢」,别说,这画面感真让我少摔了好几次。
刹车比滑行更重要
刹车方式 | 难度 | 适用场景 |
T刹 | ★★☆☆☆ | 低速缓停 |
内刃刹 | ★★★☆☆ | 急停避让 |
转体刹 | ★★★★☆ | 高速制动 |
我最开始只会用T刹,结果有次差点撞到小朋友。后来跟着《轮滑运动入门指南》练内刃刹,发现用脚掌内侧压冰面时,冰刀会刮起细碎的冰晶,那手感特别解压。
摔跤也是必修课
别信「不摔学不会」的鬼话,但真摔了也别慌。上周看到个穿白裤子的小哥,摔倒时下意识用手撑地,结果手腕肿得像馒头。正确姿势应该是:
- 膝盖先接触冰面
- 身体蜷成球状向前滚
- 千万别用手掌硬撑
有经验的人摔倒时会发出「咚」的闷响,而新手往往是「啪」的脆响。记得第一次摔跤时,我的手机从兜里滑出,在冰面上溜出五米远,倒是解锁了「用脚刹车捡手机」的新技能。
这些小细节很救命
冰场温度通常在12℃左右,但别穿太厚。我有次套着羽绒服上场,结果热得后背全湿,冷风一吹直打喷嚏。现在都穿速干衣+抓绒马甲,既灵活又保暖。
中场休息时别直接坐栏杆上,冰面寒气会从臀部往上窜。带个折叠坐垫,或者学我往背包里塞两块暖宝宝,中场时贴在腰上特别舒服。
冰场音乐声往往很大,记得把手机调震动模式。上次朋友在冰面中央接电话,结果手机顺着冰面溜进围挡缝隙,最后是工作人员用长钩子捞出来的。
找个靠谱陪练事半功倍
别找对象当教练!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。有次教女朋友时说了句「你重心太靠后」,结果她气鼓鼓地说「你嫌我胖!」,最后还得买奶茶哄人。现在都推荐新手参加冰场的「老带新」活动,教练说话专业还不伤感情。
要是实在害羞,就挑工作日上午去。有次请假去滑冰,整个场子不到十个人,保洁阿姨都主动过来指导我转圈技巧。那天不仅包场练会了压步转弯,还听了好多冰场趣事。
当你能自如地穿梭在人群中,看着新学员战战兢兢扶着围栏的样子,就会想起自己当初的糗态。这时候不妨滑过去给个鼓励的微笑——说不定就交到个志同道合的冰友呢。